赞誉从实干中获得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4-07-20 16:35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赞誉从实干中获得

———访镇江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本刊记者 牛 婧

  镇江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连续三年被江苏省评为全省机关后勤系统创“三好”先进单位,被镇江市委、市政府授予“争创一流业绩有功单位”、“市文明机关”等称号。是什么促成了这一连串荣誉的取得,带着疑问和好奇,我们来到了镇江这座清新秀丽、钟灵毓秀的江南名城,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镇江“后勤人”的气魄和作为.

  团结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干成事!镇江管理局从创始至今,一直保持着团结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劲头,他们努力拓展服务范围,整治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态度,严格履行服务承诺,以快捷、便利、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保障赢得了一片赞誉。

 以机关大院整治为例。镇江市市级机关大院建于1952年,年久失修,道路、办公用房零乱破旧,门厅、车辆停放场地容量不足,网络线路、外墙悬挂物杂乱无章……机关大院面貌的整治一直是广大干部职工多年以来的心愿。针对大院脏乱差的状况,作为市级机关的后勤服务部门,管理局一班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正当管理局党委在研究酝酿这个问题时,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在市区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城市”为主题的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活动的号召,管理局借此契机,及时主动向市委市政府作了请示,将机关大院的整治工作作为落实“双清双洁”号召的具体行动。

 机关大院的整治,涉及面广、牵涉的矛盾多、划拨的经费不足,工期要求短,而当时又恰逢机构改革,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刚刚上任,这使管理局面临着一个个挑战和考验。管理局一班人迎难而上,将这项工作作为检验自己工作能力、展示管理局精神面貌的一个机遇。

 开展工作的第一天起,管理局党委就明确提出,这次整治改造,绝不能做样子走形式,要真正作为一件为机关服务的实事来抓。他们专门成立了大院整治工作小组,以“领导满意、机关干部职工满意、职能部门满意”为目标,整个局机关从上到下,团结一心,紧紧围绕局党组确定的工作中心开展工作。他们起五更睡半夜,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没有任何额外的报酬,每个人也毫无怨言。局领导除分头负责具体工作外,始终坚持领导及相关人员轮流值班制度,真正做到了工人上班前到现场,工人下班后离现场,当天工程不结束不离场。整治期间,局里坚持每周一召开了办公会,专题讲评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对重点项目、重要环节,及时进行协调,确保每个项目都明确具体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整治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局领导都亲自组织协调,特别是在库房、线路拆除、办公房拆迁安置等问题上,局领导不是把矛盾上交了事,而是带领整治小组的同志,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到有关部门协调,最多的连续协调了十余次才得以解决。

 
他们以低投入、快节奏、高质量的服务,共整建办公用房2.3万平方米,道路改造2260平方米,新建草坪停车场1450平方米,自行车车库1312平方米,增加绿化面积1560平方米,更新灯具126盏,节省资金200多万元。如今的机关大院,建筑错落有致,环境清新亮丽,一座座办公楼外墙洁白,一个个门厅楼道宽敞明亮,一辆辆自行车、汽车停放有序,各种线路、外墙悬挂物整齐有序,既保持了市级、省级园林式单位的荣誉,办公楼还被省建设厅评为全省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

 大院的整治工作是阶段性的,抓好长效管理才是根本。为巩固这次大院综合治理的成果,从2002年开始,管理局负责的机关安全保卫工作在武警、民警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通过调整充实门卫、传达及护楼员力量,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他们专门拟定了《机关大院秩序综合管理规定》,不断强化进出大院的人员和车辆秩序管理、院内房地产管理、水电设施和电器设备及信息管理线管理、绿化和卫生管理等;除此以外,他们还定期组织各类安全检查,并投入资金更换了灭火器、消防箱、消防水带等硬件设施,切实加强了机关的“防火、防盗、防爆”工作。

 镇江管理局对干部职工的医疗、就餐、洗浴等环境同等重视,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近两年来,他们先后投入近百万元,先后对机关医院的医疗环境进行了改善,扩建了门诊大厅、药房、口腔科、输液室等,并增添了部分医疗设施、设备;为机关食堂添置了餐桌、餐椅、电视,增添了饭菜种类,提高了餐饮服务质量;对机关休闲中心和浴室重新进行了装修改造,仅2003年一年就为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免费发放20余万元的浴票;对机关两个幼儿园的部分设施更新改造,改善了办园条件;另外,还投入80余万元开办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既为机关干部职工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增强了机关后勤的保障实力。

  本管理,公正严明,才能干好事!步入镇江管理局的各个办公室,就会感受到整洁清爽融洽的工作氛围,办公用品摆放有序,整齐划一,没有大声喧哗,没有人擅离职守,大家各司其职,工作紧张有序。

  日常管理上,他们先后制订印发了《目标考核办法》、《创新激励制度》、《首问负责制度》、《督促检查工作制度》、《末位诫免制度》、《工作差错追究制度》、《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接待工作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12项管理制度,规范了工作行为,强化了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时效。同时,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执行制度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并把执行规章制度情况与奖金、福利的发放结合起来,奖罚分明,从局领导到普通职工,没有特殊人,不搞下不为例。

  经费管理上,对部门的经费管理,他们在认真做好42个部门预算经费的编报、调整、报销和结算工作,在按时准确做好机关干部职工的工资调整、核对、发放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的变动及机关汽车保险工作,以及及时做好防洪、水利、教育、税金、义务兵优待金等的缴纳工作的基础上,主动做好暂付款的催还工作。每季度给欠款三个月以上人员发催款单,同时每季度末通报各报帐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以便相关部门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对本部门的经费管理,针对日常开支项目多、收支矛盾大的特点,严格落实财务管理、办公用品集中采购、接待工作归口管理和“一支笔”审核签批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努力控制支出,力争使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对局属单位经费的管理,在明确费用开始范围、限额、审批权限的基础上,加强财务运行的监督,组织半年一次的业务培训和定期审核、经营创收考核等工作,防止和避免“小金库”、“帐外帐”等现象的发生。
   人事管理上,按照“争创一流业绩、实现跨越发展”和“两率先、两步走”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机关后勤工作实际,从抓发展、抓班子入手,强化人本观念,自加压力,严格管理,着力提高机关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落实考勤、考核、奖惩等制度。先后对机关副科以上干部和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的德、能、勤、绩、廉以及综合评价六个方面进行了民主测评,并对每个班子及成员的工作实绩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通报批评,对个别单位和个别同志进行了重点帮教,效果明显。

 此外,在机关国有资产管理上,他们及时做好产权登记和资产年报工作,定期组织对各报帐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核对,对帐物不符的资产,按有关规定办理补记、核销等相关手续;物品采购发放管理上,从采购计划、采购过程到验收和使用的每个环节,他们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实行全程管理,消除死角,杜绝漏洞。
   正是有了局领导人性、文明、正规、明晰、法制化的管理,正是有了管理局广大干部职工多年来不懈的努力,机关房地产、基建、经费、人事、物资设施、办公设施、车辆保障、工作秩序、办公环境等方面管理的规范程度才有了极大提高,为市级机关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坚持改革,力求发展,才能干大事!管理局领导经常强调,内部改革要有新起色,必须要有追求卓越、一丝不苟的精神,在他们的带领下,管理局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市级机关后勤实际情况,按照在经营发展上实行“包”字,在人员任用上实行“聘”字,在工资分配上讲究“活”字的总体思路,层层推进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机关后勤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

  此外,管理局还针对所属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实行了分类改革。如对机关医院、幼儿园等服务型事业单位,立足于“服务”二字做文章,努力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机关生活服务中心、物业公司等服务兼经营性事业单位,在坚持服务好机关的同时,面向社会推出了家政物业、生活服务等项目,取得社会效益;对房屋开发公司等经营型事业单位,坚持企业化管理,走市场化道路,向服务社会化迈进。

  难得的是,管理局人并未被已有的成就羁绊住步伐,而是把每一项工作的取得做为一个新的起点,他们不断加大各项工作的力度,推动了全面发展。仅2003年一年,就先后被评为镇江市双拥“四创”三等功单位、调研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先进机关党委以及机关先进工会。如今的镇江市市级管理局,工作质量有了新提升,工作效能有了新提速,工作作风有了新变化,努力为推动机关后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贡献着“后勤人”的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