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推动机关事务治理能力提升
文 / 袁伟
相比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当前一些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还存在管理方法落后、服务模式陈旧的现象,难以适应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坚持以信息化为基础,不断提升机关事务治理能力。机关事务涉及的管理和服务项目较多,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强,如果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很难做到资源共通共享,问题共同应对。通过信息化技术打造机关事务信息化工作平台,可以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信息传播范围,从而使信息传达精准及时,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统筹使用,促进管理模式的转型。
机关事务属于人力相对密集的行业,信息技术的引入,可将繁杂、重复、可标准化的工作逐步程序化,把可整合、可部分融合的工作逐步合并,使得行政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精干化、网络化,建立符合机关事务发展要求和机关干部职工需求的组织新方式。
机关事务的决策需要精准的数据支持和广泛的意见建议。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全时空、全要素的积累数据,为决策提供最真实、全面、及时的数据信息。信息化的发展也为机关干部职工参与机关事务决策提供了利益表达和讨论的平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万众建言,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通过信息化建立以实时数据为基础的监管考评体系,实现技术管人、技术管事,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和管理的随机性。坚持以信息技术升级管理,可以实现全时段、全要素监管,通过实施全面、不间断的监管,也将进一步提高机关事务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新形势下,必须顺应技术创新发展大势,正确认识、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机关事务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机关事务治理能力。
(作者单位:教育部机关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