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耀处,逐文明之光
文/唐棣
抵达南昌已是傍晚,英雄城细雨朦胧,夜色与水雾难掩的是一颗颗闪闪的红星。在华夏大地的东南一隅,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于2016年8月在这抹“江西红”的映照下组建成立。9年来,他们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机关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文明之光引领江西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传承厚重的红色文化,他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一路走来,努力与收获伴随着他们追光之路——江西省第十五届、十六届文明单位,省直机关第十七、十八、十九届文明单位,全省综合考核政府机关单位第一等次,省直机关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荣获“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5年,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随机抽点的领读人
穿过办公楼的走廊,一面面党建文化墙让人忍不住驻足停留。正沉浸于红色展板上活动照片时,只听到声音传来,“今天,请李跃彬同志领学。”原来局党组会正在进行中,以学开路、以学为先的“X+1”领学制度已在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蔚然成风。“X+1”领学制度,即对“第一议题”学习内容,随机指定一名或多名班子成员、列席会议的所属单位“一把手”进行领学。在其他同志领学基础上,党组书记再谈学习体会和意见建议。
走进会议室,“忠诚担当、勇争一流,优质服务、精益求精,勤俭节约、廉洁奉献”新时代江西机关事务精神赫然醒目。全局近千名党员,51个党总支、党支部坚定不移强党建,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党忠诚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这24个字已成为全省机关事务系统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追求。管理局还在省直机关率先深入推进“躺平式”干部职工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病,进一步激励担当实干。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玉泉岛青年思享汇暨“书香致远,阅见青春”主题活动如书卷般展开。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君向记者介绍,管理局打造了“前湖青年论坛”“玉泉岛青年思享汇”“星火思政坊”等青年理论学习品牌。行走于机关大院中,一簇簇绿意生机盎然,一张张青春面孔意气风发,思想之光寓于活泼、开放、多元的青年活动,也滋养了年轻同志们勇立潮头、勇当先锋、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
大院之美藏在楼宇间的清新灵动,更藏在点滴间的文明之举与为民情怀。在办公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熊宇红的引领下,记者看到一幅幅歌颂新时代新征程的摄影作品悬挂于走廊两侧,助农商铺、生鲜超市、南昌智慧车管所等便民场所明亮整洁,院内车辆行驶速度都很慢。原来行政中心开展了交通秩序整治工作,“超速是肯定会被通报的”,局办公室干部熊然解释道。
“红管家”——是称号也是信仰
一路聆听,一路思索。所遇之人言语中提及最多的词便是“红管家”。李富春下乡专用的马褡、董必武事无巨细的收支账单、杨立三公私分明的“三不”规矩……我党我军历史上从事过后勤管理工作的先辈故事在这里有了新的诠释。
打造“铸牢忠诚魂·当好红管家”党建品牌,举办“红管家”大讲堂、“当好红管家建功新时代”趣味运动会、“当好红管家·巾帼绽芳华”座谈会、“当好红管家·服务展新貌”服务技能竞赛等各类“红管家”主题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党内政治文化、江西红色文化、机关事务文化融合互促,让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磨剪子嘞,戗菜刀!”一声长调,从街头传到巷尾,将许多人带回最美好的童年。如今,叫卖的人是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年轻人,这是“学雷锋当先锋、红管家在行动”的保留活动,深受群众们的喜爱。此外,管理局将有关房产无偿划拨给共建社区及街道使用,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帮扶村文明建设帮扶工作;义务献血、“慈善一日捐”活动也获得有关部门表彰。
“日常的坚守就是我的价值”,玉泉岛中心毛从富同志从事维修保障工作34年,他把服务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当成了价值追求,也在服务坚守中成就了自我、赢得了荣誉。管理局深入开展评选表彰活动,筑初心、树榜样,引导各个服务保障团队积极开展“为优秀员工点赞”活动,结合主题党日、道德讲堂做好典型宣讲,将聚光灯对准一个个鲜活的“榜样”,让微光成炬,激发机关事务工作者奋发进取,担当实干。
“是公仆,不是老爷”。勤俭节约、一生清廉的优秀作风,今天的“红管家”们依然在坚守。2021年,管理局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共机构碳普惠机制建设,将绿色采购、绿色办公、节能改造、新能源利用和个人绿色工作、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通过碳普惠平台量化为碳积分,建立积分激励机制,为节能减碳行为提供生态附加值。截至目前,碳普惠平台注册人数186万人,累计碳积分9.7亿个,光盘打卡3340万人次,初步核算实现碳减排19.7万吨。
从光伏车棚穿梭而过,来到了省直第七幼儿园。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孩子们手牵手来到宽敞的活动区,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处长江东曙告诉记者,“此刻我们头顶的就是会发电的光伏玻璃,可以有效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来,管理局带头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在省行政中心建设地面光伏项目8千余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320万千瓦时。
与时代同行,红色精神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有同事去赣州出差,中午就会用赣餐码在赣州的机关食堂用餐”,局办公室主任谢新华告诉记者。按照“不改变就餐模式、不增加经费投入、不新设组织机构”的原则,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创新推出覆盖全省的公务就餐“赣餐码”系统,打通了省、市、县、乡四级机关食堂的异地就餐支付及结算业务,实现公务就餐“一码通刷、一网覆盖、一体监管”及消费票据“一键申请”,较好解决公务人员跨部门、跨区域“用餐难”的问题。餐桌是文明的缩影,“赣餐码”让文明用餐风尚浸润人心。
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参加“德润赣鄱·文明单位赣鄱行”走进赣州市宁都县、萍乡市芦溪县活动,为基层群众送文艺、送文明。“当我们把米面油送到当地百姓手上,看着老乡的笑脸,心里是真的很高兴。回来跟没去参加活动的同事一讲,大家也都特别想去,热情很高”,局直属机关党委四级调研员王辉告诉记者。活动生动展示了管理局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搭建起文明实践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桥梁,将文明新风传递到千家万户。
记者一行来到省文印中心时外面正下着雨,雨声与机器作业声交织,诉说着江西红色印刷的光辉历程。“红色印记”展厅通过印刷实物、历史图影、数字交互等形式,全景展现党政机关文印事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致敬一代代文印人“严守纪律、一丝不苟”的初心与使命。中心主任成亿平边讲解展品边告诉记者,我们还创建了“红管家·印小匠”品牌,以匠心为内核,以红色为底色,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文字印刷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血脉,更是红色基因赓续的见证。今天的文印中心已将革命精神与技术创新有机融合,正积极探索“数字+文印”服务转型,然而“印迹载道,文以传心”的行业精神始终未变。
采访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了与共和国同龄的八一保育院。一进门就被孩子们的菜园子吸引住了,更为惊喜的是,这里竟然藏着一个节能蓄水池,通过管道连接24块小菜地,喷出雨水浇灌蔬菜。6月,许多瓜果蔬菜已成熟,师生们正齐心协力往食堂搬运一个大南瓜,忙得不亦乐乎。墙上张贴出来的带量菜谱,晚餐是红米饭南瓜汤。副院长杨美英带我们参观院内的环境创设,“你们随便喊一个孩子,都可以绘声绘色地讲红色故事”,她笑着说。透过玻璃,一群穿着红军服的小朋友们正在跟老师分享去八一纪念馆参观后的感受。发现来了客人,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热情招手问好,童真之趣传承文明之美,那一张张至真至纯的小脸庞,真像一位位小英雄。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一次回响耳畔。红星闪耀处,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以全国文明单位为新起点,继续逐着文明之光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