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个关键” 推动学习教育与机关事务工作同频共振
文/许宝全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找准切入点,聚焦“服务效能、厉行节约、制度建设”三个关键,牵住牛鼻子,贯通责任链,一体推进学查改,推动学习教育与机关事务工作同频共振,取得了“思想再深化、节约再增效、能力再提升、作风再强化”的阶段性成果,党员干部锻造出优良作风和新风貌,各项工作呈现新生机、开创新局面。
聚焦服务效能,优化服务方式,筑牢作风建设基础
作为服务部门,服务效能是作风建设的“晴雨表”,更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全局范围开展了“服务提升年”活动,全方位优化服务生态,努力打造“规范、高效、暖心”服务品牌,全面彰显作风建设成效。
增强服务意识,锻造“去官气”的作风。服务不仅是“开门待客”,更是“开门问需”,必须虚心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走到服务对象中间求方问计,让服务对象真正感受到“被关注”的尊重与“有回应”的诚意。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已举办专题读书班1期,中心组集体学习5次、研讨3次,50余个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集体学习等活动共160余次,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局领导班子成员针对分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员工声音,共征求意见建议40条,已改进或解决问题31个;将11个突出问题列入学习教育集中整治台账,6个问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针对发展的瓶颈和保障的痛点,俯身倾听、躬身求解,定期召开服务单位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及时响应服务对象关切,实现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服务。
转变服务方式,提供“接地气”的服务。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剑指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顽疾,划清了实干与作秀的边界、提出了务实和高效的标准。一方面,管理局通过优化服务方式,大力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局领导到施工现场踏勘,积极想办法解决办公用房使用需求。深入学校、医院主动了解节能改造需求,争取落实资金385万元,持续推动区本级改造,由跑项目变为送项目。利用闲置房产筹集改造一批人才公寓和周转宿舍。另一方面,以数字化转型破解服务痛点,不断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建设“蒙勤办”智慧机关事务综合平台,整合资产管理、公务用车调度、后勤保障、会议服务等业务模块,推进“数字化+后勤服务”模式,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一卡通行”等服务项目,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实现服务质量与工作作风双提升。
提升服务能力,打造“扬正气”的队伍。作风清正,服务才能规范可靠。管理局坚持以纪律规矩作为坚实护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打造一支经得起考验、务实能干的队伍。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同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相结合,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集中整治违规吃喝谈心谈话,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筑牢思想防线。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结合实际开展业务大练兵,聚焦车辆保障、会议服务、文印服务等重点领域,精心设计练兵项目,开展设备维修技能比武、会务服务模拟演练等,通过“真刀真枪”的实战演练,让队伍在比拼中找差距、补短板。各后勤岗位建立“师徒结对+轮岗锻炼”培养机制,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聚焦勤俭节约,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擦亮作风建设底色
在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党中央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作了修订,机关事务部门是主要责任落实单位。为了抓好新修订《条例》的贯彻落实,管理局及时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通知》和《关于印发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围绕降低公务出行成本、推进办公用房资源节约集约使用、全面节约能源资源等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精细化管理资产,把牢“降成本”的阀门。加强办公用房管理,加快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严控租用办公用房,积极推行办公用房集约化管理,打通自治区与盟市房产双向互调渠道,多措并举盘活闲置资产。学习教育期间,出租成交房产34处,拍卖成交房产20处,将7处建筑面积共3438平方米的房产调剂给盟市统筹利用,实现房产资源由区本级“小循环”向全区“大循环”转变。严格办公用房维修项目审核,坚持非必要不实施原则,维修资金审减率达25.5%。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公务用车调剂管理办法》,加强资源整合和区域协同,完善公务用车资源统一调配,跨部门、跨层级调剂使用办法,最大限度挖掘车辆资产使用价值。推行公务用车“一车一账”精细化单车核算管理模式,推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定点保险制度,公务用车运行成本下降约7%。加大新能源汽车采购配备力度,自治区本级党政机关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高效利用公物仓资产,配合财政部门修订《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公物仓管理办法》,明确机关事务部门管理职责,发挥好公物仓小仓库的大作用,近期为各专项工作组调剂78台设备,节约资金约28万元。
全面节约能源资源,拧紧“反浪费”的螺栓。实施全过程节约管理,联合水利部门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党政机关节水行动方案》,联合国管局节能司开展3C电子产品回收进机关等主题活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行无纸化办公,设计制作会议活动电子二维码,深入开展节能宣传“五进活动”,加快建设节水型单位、节约型机关。近年来已累计为区本级60余个机关单位改造节能器具9万余套、节水器具6000余套,建成节水示范项目5个。内蒙古自治区已成功创建节约型机关4500余家,遴选8家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12家能效领跑者、11家水效领跑者,19个节能案例入选全国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其中1项获评国家“2023—2024年度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十佳典型案例”。
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拓展“增效益”的渠道。创新节能管理模式,完善节能市场化机制,积极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节水项目,建立奖补机制,高效合理利用100万元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提升节能改造成效,全区合同能源项目合同金额累计突破10亿元。联合林业、环保部门积极推动实施“近零碳机关”试点建设,通过增加绿电供给、发挥林草碳汇作用等举措加快绿色转型。改革后勤服务保障模式,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办公区电力系统移交社会化运维工作,压减运行成本,提高专业化运维水平。引进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实现由内部自我服务为主向主要由社会提供服务转变。引入城市再生水用于自治区党政机关办公区绿化,建成500立方米蓄水池,年节约自来水30余万吨,节约水费160余万元。
聚焦制度建设,织密规则之网,夯实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作风建设,最关键的是形成常态、常抓不懈。管理局把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作为常态化长效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有力抓手,不断把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结合问题查摆情况,以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狠抓制度落实为切入口,积极推动作风建设由“集中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型。
健全制度体系,扎紧“管长远”的制度笼子。坚持“废改立”同步推进,对现行制度进行“地毯式”梳理排查,修订制度24项,新制定制度13项,印发《关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工作方案》《关于集中整治违规收送礼金礼品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公务接待、预算支出、政府采购、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各重点领域工作全链条闭环管理,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坚决遏制和根治铺张浪费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完善执行机制,激活“抓落地”的流程枢纽。以流程再造有效提升制度执行力,打造清单化、标准化、信息化执行体系,建立了一本台账、三个清单,将管理局年度重点工作和重点改革任务等合并纳入台账管理,细化为152项具体任务。压实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限,建立起“任务分解—责任到人—时限明确”的闭环机制,通过“月调度、季考核”跟踪进度,督促各环节高效运行。改进公文办理机制,压缩发文数量,倡导短实新文风,减少会议活动,落实少开会、开短会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转变文风会风。
强化教育监督,完善“促长效”的责任链条。以常态化监督和精准化考核倒逼责任落实,有效遏制“四风”问题及“慢粗虚”问题,从源头上切断腐败滋生的链条。针对项目规划、工程实施、政府采购等关键环节,邀请专家授课,着力提升干部职工依法依规履职能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提高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加强对党员干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将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倒逼干部职工绷紧“纪律弦”,形成自觉依规办事的长效机制。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将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争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维护者、践行者、开拓者、示范者,持续巩固“服务、节约、制度”三位一体建设成效,以“走稳”的定力夯实基础,以“走实”的举措提质增效,以“走深”的担当服务发展,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努力为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贡献机关事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