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聚焦五强化” 努力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作表率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5-09-09 10:1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刘永靖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完善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规定,对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作表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近年来,青海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管局以及青海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决担负起新形势下过紧日子常态化与服务保障优质化的双重使命,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管理效能,努力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作表率。 

    

  聚焦节约集约,强化房产管理 

  优化办公用房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推进权属登记,将统一权属登记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连续4年下大力气推进,完成44家省直党政机关76处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登记率达84%。实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权证制度,向已完成权属统一登记的13家省直单位颁发了使用证。统筹维修改造。按照“非必要不修”“非危不修”的原则,从严从紧审核省直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项目。2023年以来,批复实施维修项目25个,压减维修改造资金853万元。 

  优化资源配置,打破系统和部门之间的壁垒,采取腾退、整合等方式统筹调剂办公用房。2021年以来为42家单位调配办公用房。严格控制党政机关租房办公,给7家租房单位调剂保障办公用房。科学规划使用办公用房,既节约了管理费用,又提高了服务保障质量。盘活闲置资产,避免国有资产闲置浪费。规范房产租赁管理,健全省直党政机关房产出租管理的制度规定。 

  强化公务用车管理,合理配置公务用车资源,降低运行成本,保障公务出行。从严审批购置,按照“达到更新年限仍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的要求,从严从紧审批公务用车购置更新。2023年以来,为23家单位统一购置更新车辆38辆,压减购置更新经费1080余万元。同时,为解决公务用车老化问题,降低运行成本,印发了《省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老化问题整改方案》,规划利用5年时间分期分批系统解决公务用车老化问题。 

  建立旧车“二次调剂”机制,充分盘活现有资源。2023年以来,向69家单位调剂调拨公务用车135台,节约购置更新费用;将152家单位上缴的公务用车根据相关规定采取拍卖、报废等方式处置318台。加强统筹调度使用,通过服务平台临时调配、跨部门临时调用等方式,安全高效完成各项车辆保障任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举办青海省新能源汽车推介会,发挥党政机关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实行新能源汽车购置激励模式,对符合更新购置条件,且能满足充电条件的单位机要通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进行优先审批、优先保障,引导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截至目前,全省公共机构配备新能源汽车228辆,较2020年增加127辆。 

  加强监督管理,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将编制审核、配备更新、调剂报废、安全管理和加油、保险、维修等纳入平台管理,实行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全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全部实现“一张网”管理。持续加强标识化管理,将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保密等领域以外的公务用车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终端,喷涂标识和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推进机构改革后超编配备公务用车上缴工作,集中收缴超规格配备的公务用车,从严从实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严格落实加油、保险、维修“三定点”管理制度,委托省政府采购中心开展集中采购,降低车辆运行成本。 

    

  聚焦绿色低碳,强化节能管理 

  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积极主动作为,助力绿色低碳发展。2024年度,全省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0.63%、7.83%、13.94%、10.63%。 

  开展绿色化改造,2024年全省各级公共机构实施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项目12个,涉及资金669万元。积极推广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签订节水合同10项,预期每年节水量4.68万立方米。累计实施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11项,铺设太阳能光伏6670平方米,投建容量517千瓦时。加强示范单位建设,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节水型单位、节水型高校、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等建设,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累计建成节约型机关1759家,建成率达80%,提前完成国管局提出的目标任务;建设节水型单位2445家、节水型高校11家、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9家;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60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10家。西宁市城西区政府办公室等6家单位被国管局等部门评为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制止餐饮浪费行为,2024年1月起,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建立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并将实施情况纳入节约型机关评价指标。2024年,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对全省110家机关单位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进行实地抽查评估,27家单位评定为优秀等次。 

  弘扬绿色低碳理念,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重要宣传节点,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省管理局和西宁市、海南州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等主题宣传活动中,被国管局等部门授予优秀组织单位、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聚焦高效优质,强化服务保障 

  持续提升服务保障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全面推进服务保障降本增效。优化住房保障,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援青战略部署和青海省“昆仑英才”行动计划,高效保障5批次172名援青干部住宿、用餐、通勤等;分批分区采购省级引进人才保障住房,保障11家单位300余人次引进人才居住。统筹调剂使用援青干部、引进人才保障住房,完成援青干部周转住房有关工作,提高住房使用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创新开展后勤服务,建立“局服务处牵头抓总、服务保障中心监督管理、第三方提供保障服务”的分级负责、协同联动新模式,构建“集中统一、管办分离、运转高效、服务专业、保障有力”的新格局,提升管理效能。7个集中办公区39家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物业、安全、餐饮、绿化等基本实现政府向社会购买专业化服务。加强物业管理。制定《第三方服务机构考评管理办法》及配套评分细则,构建“督、管、评”闭环机制,加强对物业、餐饮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督,提升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聚焦提质增效,强化顶层设计 

  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机关事务工作的核心原则,贯穿到制度标准建设及实施的全领域各环节。健全制度推进节约节俭。制定出台《青海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实施细则》《青海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细则》等41项制度,为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落实落细提供了制度保障。发布实施《节约型机关评价》《机关会务服务规范》等9项地方标准,发挥标准在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的规范、调节、约束和控制功能。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机关事务综合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的科学规范高效管理,推动管理、服务、保障方式智慧升级和数字转型,提升管理效能,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建成“虚实结合”的省级公物仓,纵向接入全国公物仓应用服务平台,横向与省直各单位互联互通,积极盘活利用长期低效运转、闲置等可调剂资产,节约财政资金951万元,2023年12月被国管局授予“公物仓创新试点单位”称号。